近期,国网陕西某供电公司开展了变电站操作电源蓄电池核容试点项目,成功验证了蓄电池组远程在线核容技术的安全稳定、便捷高效,为变电站后备电源的智能化运维管理提供了有力示范。 本次试点项目聚焦于站内的2组100AH操作电源蓄电池,采用珠海东帆科技有限公司的远程在线核容系统。该系统以全自动、全在线技术为核心,通过逆变并网能量回馈方式实现电池组的自动化放电容量测试,并结合单节蓄电池监测功能,精准定位落后电池。软件层面,东帆科技的核心算法与数据模型深度整合,大数据集成处理有效筛选后备电源数据,为操作电源系统的运维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,全方位提升电源系统的透明度、安全性、稳定性和经济性。 操作电源蓄电池组是直流系统的关键设备,对保障变电站正常运行意义重大。然而,传统运维模式存在诸多弊端: 安全风险高:人工离线核容时,需将蓄电池组脱离系统,存在失电风险,可能引发通信失联等安全事故。同时,假负载放电会新增热源,带来安全隐患。 数据管理效率低:传统模式下,数据依赖人工记录,存在失效及误判风险。蓄电池参数与电源参数在核容过程中缺乏有效联动,难以实现及时预警或告警。 运维成本高:陕西地域广阔、交通不便,运维人员往返各站点耗时费力。人工核容需现场配置放电负载进行长时间测试,耗费大量人力物力。 自动化核容操作:系统支持一键启动,实现全自动化安全节能放电测试及充电管理。充放电过程可远程可视化监控,支持就地、远方一键核容,极大提升了操作便捷性。 全维度数据感知:实时采集电池电压、内阻、温度等关键参数,构建动态性能画像,为精确评估电池状态提供丰富数据基础。 精准缺陷定位:借助多维度数据分析算法,迅速识别容量劣化、内阻异常等问题电池,并生成详细定位报告,助力运维人员及时处理。 智能决策闭环:核容测试结束后自动生成报告,为电池健康评估及更换决策提供可靠依据,支持定制报告内容及格式,满足不同用户需求。 今年6月,陕西某变电站完成了为期5天的操作电源蓄电池远程在线核容改造。项目实施过程如下: 系统部署:在变电站主控室布置远程主站系统,实现远程充放电试验功能。为蓄电池加装电池巡检仪,并接入核容装置,链接主站系统,构建起完整的远程在线核容架构。 运维人员培训:东帆技术人员对该公司运维人员进行全面培训,使其熟练掌握核容设备的独立操作技能。 核容测试与报告生成:进行短时核容放电并导出核容报告,直观呈现电池状态,为后续运维决策提供有力支持。 战略价值:该系统以DC/AC逆变能量回馈原理,创新实现蓄电池组“在线核容-负载供电”一体化。核容过程无需中断主电源运行,不改变原有配电架构,降低运维操作风险,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转型,完美契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。 绿色节能价值:系统将传统核容中的耗能转化为有效供电能,单次核容节省电能约200~500kWh,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~400kg,有力支持“双碳”目标。 经济价值:减少运维人力成本,提高设备利用率,延长蓄电池寿命,降低设备更换成本,带来显著经济效益。 社会价值:提高电网设备安全性与稳定性,降低现场作业安全风险,以数字电网发展为依托,推动电力通信系统智能化升级。 本次试点工作圆满完成,各项测试数据证实该装置在性能、效率、智能化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色,具备广阔推广前景。下一步,国网陕西某供电公司将在其他站点推广应用这一模式,持续推动数智化技术与操作电源设备深度融合,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坚实支撑,引领蓄电池运维管理模式向智能化、高效化迈进。